1005、悠悠岁月(22)三合一(2 / 2)

敛财人生 林木儿 6307 字 5天前

四爷正跟明光说事呢,结果丁家闹起来了的事就下面就汇报上来了。话是原原本本的说了一遍。

明光看着四爷就笑:“你当初怎么要那宅基地的,怎么碰上这么一户……”

四爷无奈:“张狼剩嘛……”

两人心照不宣,都摇头。

这会子两人说的正是张狼剩的事,就说这人变质变的得有多快。

这才当了上台几天,跟这家的媳妇跟那家的婆娘,花花事多了去了。

以前是多公道的一个人,站出去说话人都信服。这才几天,下面的群众背地里能骂死他。不过如今这位属于传言中私生活开始乱的人,却没有实在的证据。大面上倒是没有做的过分的事情。

明光抬起下巴指指外面,四爷会意,“我去。”

他不去跟丁家那拎不清的说话,说到底得跟心里明白事的说。找谁呢?找张狼剩的大儿子张朝民。

那是他老丈人老丈母娘。

他本身又跟金老三关系好,对四爷倒是格外的客气。

四爷没说别的,只道:“再闹下去,人家不看丁家,谁知道丁家是哪家?只知道他们家是张家的亲家。”

是啊!知道的人知道丁家就是那无赖,不知道的还以为是自家老子敢跟公社叫板了。

张朝民吸吸鼻子,“知道了老四,你的情哥哥领了。”

真不用!我就是不想跟说不明白的人说废话。

然后张朝民就去了公社门口,揪着他老丈人的衣服领子拎起来,然后左右开弓给了俩巴掌,又狠狠的啐了一口,然后丁家那老两口灰溜溜的起身就钻出人群回去了。

这一下看热闹的人群可就炸了。

为啥那丁老汉这么怕女婿呢?有啥亏心事叫人抓住把柄了吗?

哎呦喂!这个挤眉弄眼啊,都说是那丁老汉不是东西的干了畜生不如的事了。

这话其实已经脏了张家的名声了。

丁晓婉还问金老三:“你跟那张朝民好的穿一条裤子,他跟他媳妇是咋回事?”

就是你想的那么一回事。

张朝民那绿帽子戴的结结实实的。

但这话我能跟你说吗?出卖兄弟的事我能干吗?

他反倒骂何小婉:“那些人嘴里脏的臭的都往出说呢。你还信?那都是放屁!不过是虐待过丁艳萍是真的。”

“骗人!”何小婉斜了他一眼,“张朝民嫌弃别人虐待过他媳妇,他现在动不动就打,就不是虐待他媳妇了?”

“你懂啥?”金老三虎着脸瞪眼:“你当有几个好运道的能遇上我们金家的男人,从来不打女人。”老娘教的,敢跟女人动手,她先揍死我们哥几个算了。

何小婉还满是狐疑,金老三就催她:“赶紧弄你的事去,抽空过去给妈帮忙洗洗涮涮的,哪那么些时间说东道西的,闲的你。”

说着话,起身就要走。

何小婉一把拉住,“青子今年要考高中了,要是考的好,说不定就跟柳成一样,也去了县城的师范学校了。再读三年出来,可就能挣钱了。”

金老三摸了摸身上:“钱不是你收着呢吗?要多少给拿就是了。”

何小婉抿着嘴:“那不是前段时间我妈病了,花了不少吗?家里也没多少了,三两块钱?”

好家伙!忙了一季,啥也没落下。

但能说啥呢?是说不给丈母娘看病还是说不叫小舅子念书啊?

脸一抹,咬牙道:“那就把剩下的钱先送去,我再想想办法……”

本来还以为攒下钱够把这拖拉机买回来的呢,结果忙了一季,除开油钱,剩下的都不够丈母娘还小舅子花用的。

“不行先把那些棉花都卖了。”金老三这么说。这本来是想给老二老四还有爹妈爷爷都分一点的。现在……暂时算了,日子还得过。丈母娘的药再贵也得继续吃,小舅子上学更是正事,耽搁不得。

可哪里弄钱去?

下种了,地里需要车的活就少了。

四爷下班的时候,就见老三再巷子口蹲着呢。

“家里说话去?”四爷叫老三。

老三起身,“不了,整天贴补这个贴补那个的,桐该有意见了。你也是成家的人了,没有叫你老补贴的道理。”

那就是缺钱花呗。

四爷摸了摸身上,摸出十八块六毛来,“都拿去吧。没事,这是桐给的零花钱,我没怎么花,攒了好几个月了,给你桐也不知道……”

下班回来走到拐角处的林雨桐:“……”我是过去呢还是不过去。

到底等到老三走了,林雨桐才出来。

四爷:“……”咋就不能有点小秘密呢?每次都出现的这么及时。

“你只当我没听见。”林雨桐推着自行车径直往家走。

回去两人都笑,又觉得老三也挺不容易的。养丈母娘供小舅子做到他这份上的人不多。

结果第二天何小婉来了,说金怪给她留下十八块钱就出门了,一晚上都没回来。早上起来她觉得不对,结果一翻箱子,不见金怪的衣服了。

“厚衣服都在,薄的都带走了。”何小婉脸都白了,“这是跑哪去了?”

这事不能瞒着,问了这个问那个,结果都没有老三的消息。连跟他关系好的,都不知道他去哪了。

这一找,就是一个月,丝毫消息都没有。

直到中考的前夕,何小婉突然收到一张邮局的汇款单,整整五十块钱。别的什么都没留下。

只知道钱是从鹏城寄来的。

那里现在是特区,老三去了那里。

要不是知道何小青要中考需要钱,说不定至今老三都不会跟家里联系。

金大婶哭的眼睛都肿了,儿子再不是东西,那也是亲儿子。在周围混一混就算了,跑去那么远的地方混去了,万一有事你说咋办?

她骂何小婉,说她只顾着娘家妈,只顾着她弟弟,把男人不当男人用,当牛马骡子使唤。说她嫁进来不是图老三的人,就是图老三好糊弄,就是为了钱的。整天只知道哄着男人的钱补贴娘家。

一想到儿子身上只带了六毛钱,还不知道一路上都经历了什么才混到鹏城去的,心就揪的疼。

又喊老二:“找老三回来,不管怎么样都要找老三回来。回来就跟何小婉离婚。何家的姑娘我们金家要不起。”

何小婉平时嘴犟的梆梆的,这会子也不敢说话了。

可叫老二又上哪里找去?

鹏城是个什么地方他都不知道。

四爷就说了,“鹏城地方大了,上哪找去。这么着,我联系那边的报社,叫他们登寻人启事,再联系广播站,叫人家广播广播,在广播上该说啥呢?”

说啥?

金大婶擦了眼泪,一肚子的话,正在酝酿呢。

结果在东屋的老爷子喊了一声:“就说他爷爷死了,留了遗言了,老三不回来就不下葬。看他瘪犊子回来不回来?”

这办法也是没谁了?

其实上哪里联系鹏城的广播站去,那广播的信号覆盖,怎么也不会从沿海覆盖到大西北吧。接收不到那边的广播,怎么联系人家。

四爷正好要买相关的学习资料,跟林雨桐请了假,接了公社的吉普,开着车专程跑到省城,找了广播站这边,叫人家联系他们的同行。

反正是花钱嘛。

几经周折都没法说了,这个时代的热心人还多,一听金老爷子特意嘱咐的广播稿,那就更尽心了。没什么生死更大的事了。身后事啊,不能耽搁。

最后人家这边的主任答应了,无论如何都会联系到并且广播出去之后,四爷给人家留了钱。又当着人家的面郑重其事的写了感谢信给广电局,算是对人家做好人好事的答谢。

这才开着车去各大书店扫货。

可惜,如今的专业类书籍在外面特别不好找。没找到几本有用的,倒是找到几本老书,全是俄文的,干脆买了下来,回来自己翻译着看吧。

东西没咋买,主要是给老人买点零嘴,给孩子买衣服,不行再扯点县城镇上都不怎么多见的布料,回去自己做。

尤其是花布,四爷十分固执的要了几匹素雅的,“给清宁做裙子。”

一周岁的孩子,嘴里会叫爸妈,小短腿倒腾着能跑了,四爷就急着给他家闺女穿裙子了。

想找给林雨桐做衣裳的,结果这里面没看上眼的。倒是有几条丝巾,夏天卖的不好,在角落里落灰呢。四爷瞧上了,这事纯蚕丝的,“都要了……”

一条要十几块钱呢。

“要这么多这个干吗?”林雨桐觉得如今的衣裳搭配丝巾,真不是个好主意。

“那丝巾给你做衣裳穿。”四爷觉得这玩意肯定又凉快又高看。

取丝巾的售货员都愣住了,拿这个做衣裳?有病!钱多的没地方造了。

事实上丝巾做的衣裳真不错,一条太通透不好意思穿出去,没关系,两条套着用,并没有妨碍。

加上小老太的手艺,做出来之后吧,当睡衣穿美美哒。

当然了,要穿出去绝对可以定性为女流氓的。

饲养场的修建速度比想象的慢,好像有点故意在拖延工期的意思。可四爷并不是很着急,还有空跟老二去后面的果园子看看。

今年第二年,明年差不多就能挂果了。地里也散养着鸡,家里的蛋包括食堂用的蛋都是不缺的。

林雨桐就问四爷:“那边拖着是什么意思?”

“空着位置明光不满意。”四爷说的理所当然,“有人想过来摘桃,却又舍不得下本钱给明光一个过得去的位置,这不,工程就慢了。”

要是硬要调走明光,这工程只怕不是慢了,而是黄了。

所以啊,有时候一些东西就是为政|治服务的。你想出成绩没用,得看什么时候出成绩才恰当。需要出成绩的时候没成绩也能吹出成绩,不需要成绩的时候你就是天大的功劳你也得缩着别露出来。

这道理不用跟林雨桐解释,只要提一句,她就明白。

正因为啥也看的懂,所以四爷也不催。工程就在家门口,有一段时间他干脆连工地都不去。刚好赶上清平正在学说话的当口,他教孩子学说话觉得就挺美的。

林雨桐则忙的多了,先是苏小琴蹉跎了很久的婚事成了,怎么也没想到,最终说成的是柳成。

“不是说要找城里姑娘吗?”林雨桐还纳闷呢。

苏小琴撇撇嘴,“他姐叨叨的个没完,好像说城里的姑娘肯定跟金家大姑家的儿媳妇似的,不顾老家,不照看家里的老人。说的柳成的妈就改了主意了。”

那咋就说到你身上了呢?

林雨桐的表情苏小琴读懂了,她耻笑一声这么说:“觉得我干活干的好,给他们家当牛做马去的。”

得了!这个泼辣明白劲,柳成她妈能摆弄明白才见鬼呢。

不过也不奇怪苏小琴的选择,不管家里有多糟心,但是柳成将来出来板上钉钉的铁饭碗,以后衣食不愁,再说柳成本人没什么值得指摘的地方。

苏小琴叹了一声,“我也看明白了,嫁到谁家没点糟心事?柳家虽然糟心,但我更看重能得到的好处。说实话,我一点都不想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干了。你看你,你看看凤兰,都一个个的跳出农门了。嫁给柳成,以后我跟着他去县城,叫我种地?做梦!”

大有谁拦着她享福,她就咬死谁的意思。

这脾气,这决心,柳家那才是真要热闹了。

眼看着又是一年秋来到,今年的秋雨有点多,地里的玉米都是带着雨收回来的,棉花彻底是遭灾了,一见连阴雨,棉桃就发霉继而烂掉了。

金家老两口连带老五的地,连同金老二老三的地,种的都是玉米。玉米种出来,老二直接就掏钱把自家的粮食买回去了。小饭馆里用粮食多。玉米面虽然是粗粮,但是做出来的发糕,算是物美价廉。有些过路的司机,还有在这边上班的工人,都愿意买点,晚上垫吧垫吧,又便宜又顶饿。所以这雨也不算是遭灾了。

倒是金老大那边,三亩六分的棉花,减产一半不止。今年算是赔到家了。

正是几家欢喜几家愁的时候,金老三穿的跟乞丐似的,连滚带爬,边走边嚎的进了巷子:“爷爷——爷爷啊——您怎么不等等孙子……”

作者有话要说:  这两天走亲戚,人家一听写网文就一片鄙夷,好吧!其实如今这职业要坚持下来,确实是需要点勇气……

郁闷的不要不要的!当然了,跟公务员比起来,我们这些就是人家说的不务正业。

我也是呵呵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