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定俗成,一般给夫子送的节礼是割上一两斤猪肉,再加上二两束?银子,简单明了。起初这是有学识的人招收弟子时立下的规矩,猪肉可以饱腹,银子足以温饱生活。
这对有条件的人家来说,太过简陋,还会另外再添上些名贵的茶叶和别的礼,以免失礼。但对靠着田地耕种为生的农家人来说,却是再贵重不过的礼,一斤猪肉容易买,二两束?却是得咬紧牙关缩衣节食才能凑齐的。
先前唐明松不去读书,也是不愿家中落魄之际还得在自己的学业上逢年过节花费这么多银钱。
而今当铺生意经营起来,二两银子也不再是巨大的负担,他也有信心自己读书考到最后,能为大姐为这个家带来不输这些银钱的好处。
两斤猪肉易买,刘阿婆早上才买肉菜时顺带提回来,二两银子早就准备好,唐明松还在房间拿了本书,姐弟俩在家门口坐上马车后出发。
国子监在城东,致恒书院在城北,一南一北相距颇远。
唐?掀开马车帘子瞧见外头景色,摊贩吆喝着卖东西,从报的价钱来看都比京郊卖的要贵上一两文。
她笑道:“你要是在国子监读书,离家远的话每天花上一个时辰在来回路程上还挺耽搁时间,住宿的话会好很多。”
唐明松架着马车前进:“确实比去书院那远,想要住宿得有房间住才行,也不知道国子监有没有。’
家里有吴川大哥守着,唐明松倒也放心。家里离国子监确实远,驾马车来回过于麻烦,走路的话路程耽误的时间更久,雇辆马车坐回去过于浪费钱,加上以后学的知识日益深刻,省下来回的时间花费在学习上也好。
他想回家时,随时也能回去看看大姐小妹还有当铺的情况。
不像部分同窗,没有进国子监的推荐门路,又想要获得更高深的教授,听闻鲁洲那边有名的悟语学院名师众多,过往培养出无数学子进京赶考高中,背井离乡要去那边求学,回家一趟都难。
见唐明松不反对,唐?心里有数:“待会顺便问下赵先生就是了。”
到了国子监附近,唐明松找了地方把马车停好拴住马绳,提上节礼和大姐一并往国子监走去。
庄严肃穆的学府,连大门两旁的石狮都带着不可直视的威严,门旁有头发微白的阿伯守着。
唐明松说明来意:“您好,我们是来赵之易赵夫子的。”他报了个先前赵之易特意告诉他的名讳。
阿伯听了了然,从旁边书堆中翻出一本册子,翻到最新的一页道:“你们写下名讳登记下,就可以进去了。”
“多谢阿伯。”唐明松道谢,接过纸笔后写下自己和大姐的名字。
两人迈进国子监大门,顺着那阿伯的方向往右侧走,绕过三栋学堂穿过连廊后,又见一栋阁楼,继续往前走可见五栋大小相似的院子,是平时国子监事的官员和教授的夫子办公和休息的处所。
唐?:“这国子监是真的大,这还只是一部分罢了。”
刚才听那阿伯说,五栋院子后还有七栋学堂、五栋藏书阁和四栋学生住舍。
唐明松很是赞同:“不愧是国子监,比书院要大五六倍有余。”
唐?未曾进过致恒书院,无从将二者比较。不过国子监是背靠楚国专为培养国家栋梁,有无数学识高深的夫子教授学识,连世家贵族子弟都前往这读书的圣所,单纯从占地面积上说,自然比致恒书院这种由富商善心修建招揽夫子成立的书院要
大得多。
恰逢中间下课休息,国子监的学生从学堂里出来。他们面容自信,身着统一的服饰,只腰间系着不同颜色的腰带,以红、绿、黄三色来区分不同等级的学生。
具体划分为什么等级不清楚,却是最大程度地将世家子弟与平民学子的界限模糊掉。
唐?粗略地想。
她和唐明松走进靠近学堂这边的第二栋院子,到西侧第二间房间前,轻敲门询问:“请问赵夫子在吗?”
很快里头传来一声不带情绪的回应:“进来。”
唐?和唐明松听到声音松了口气,还好这个点赵夫子不在上课。他们推门而入:“赵夫子您好。”
彼时赵之易正在批改学生交上来的文章,抬头一望,顿时露出和煦的笑容:“原来是掌柜的和明松过来了,快请坐。”
办公的房间不止有书桌,还有会客的桌椅,平时多是喊学生过来指导时让他们坐的。
唐?和唐明松跟着落座,她笑道:“冒昧前来拜访赵先生,希望没有叨扰到您。
赵之易不在意道:“掌柜的您这么说就是客气了,哪有什么可叨扰的。”他望向唐明松,“这回来可是带来好消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