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第21章(2 / 2)

这款细纱布料暖和是一方面,胜在轻薄,价钱纵然比棉布那些贵点,也多的是有钱人家挑选付钱去做衣服。

于是入冬后,沈氏布庄生意比先前好了近十倍,将之前打压自己的那些绸缎铺生意抢了五六成。

沈庆?之前垫付进去的银钱全都回来了,还多赚了一番。他正踌躇满志想要继续在南方置办更多的绸缎庄,南方冷得晚些,自家这细纱布料还能再在那边卖一段时间。

不过在此之前,他不忘借一块老宅的砖头爽快当自己三百两银子的如意当铺,今儿特地上门来。

沈庆?从衣兜里拿出一张银票递过柜台:“掌柜的,这是五百两银子,略表心意,来赎回我那块老宅的砖头。”

唐?对这金额惊讶:“沈老板果然豪气,那我就不客气了。”她吩咐少安去库房里取那块砖头出来。

沈庆就喜欢掌柜的这份爽快,他给她就乐意收,没有半点推脱。他示意外头的下人捧着东西进来:“这是我们沈氏布庄目前卖得最好的细纱布料,穿着暖和不比棉布做的衣服差,送五匹给掌柜你们。”

唐?笑:“我还正想着要去绸缎庄挑布料做棉衣了,沈老板你就送来了这布料。行,我找绣娘做成衣服后穿上,今年过冬算是不用愁了。”

少安从库房回来,把那块砖头递给沈老板,又把以前写的那张当票给收回来。他心里正惊叹着,当初掌柜的豪气又信任地收了一块砖头给了三百两银子,两个月不到顾客没辜负信任上门来,赎回这块砖头就给了五百两银子。

这一来一回就赚了两百两,我滴个乖乖,掌柜的不愧是掌柜。

送走沈老板后,唐?看着这五匹细纱布料也大方,直接分给吴川和少安一人一匹:“沈老板说这布料轻薄穿着又暖和,在城里很好卖,你们各拿一匹回去叫人赶制成衣裳穿上御寒吧。”

“安心收下便是,就当是我们如意当铺发给你们的冬季奖励好了。”

掌柜的话说到这个份上,吴川和少安纷纷道了声谢收下。

吴川想着回头找绸缎庄的绣娘,赶制身新衣穿个新鲜,要是真的保暖,还能穿着过年。

少安也想着拿回去给娘帮忙做身衣裳,他在当铺里做活代表的是当铺的面子,还是得穿些体面的衣裳好。剩下的布料还可以给小妹做身上衣,那丫头铁定高兴。

下午稍晚时分,太阳还悬挂在西边,当铺提前关了门。

唐?领着唐忆婉出门,还带上了新得来的三匹细纱布料。她不会赶马车,就和唐忆婉一起走路出发。

别看唐忆婉学习之余经常在巷子里和几个小伙伴跑着玩,精力好但耐不住腿短走着慢,脚程也短。

姐妹俩走进城里,干脆雇了辆马车坐到致恒书院门口等唐明松下学。

这会傍晚书院门口反而没什么摊贩推着板车卖吃食,毕竟这个点书院里的学生下学出来,纷纷赶着回家吃饭去了。

唐?带唐忆婉随意逛了下周边的铺子。唐忆婉还小没出过几次远门,到这边一切都是新奇的,逛起铺子来特别有兴致。但她又很乖,不会看上什么就吵嚷着要买,实在有想要的就记在心里,盘算着回头等练字读书达到大姐给自己设的目标后,

再让大姐给自己买。

瞧见对面书院逐渐有学生出来,唐?和唐忆婉走过去,很快等到唐明松。

唐明松背着书和纸笔匆匆出来,稍微喘着气:“大姐小妹,你们俩等久了吧?”

唐?:“没多久,你不用这么急,我和小婉在附近逛着也高兴。走吧,你带我们到附近的绸缎庄去。”

京郊那边也有绸缎铺,但只卖布料不卖成衣,也帮顾客缝制衣裳。唐明松说书院附近有绸缎庄可以做,等做好后他上下学时可以顺便去取,他们才跑到这边过来。

路上唐?说起沈老板过来赎取老宅的砖头付了五百两银子,还另外送了五匹细纱布料的事:“我们出来的时候顺带带了三匹布料,给我们每个人都做身冬衣,剩下的布料做上衣或者裤子都行。”

唐明松算了下这笔生意一来一回就赚了两百两,不禁感叹还是大姐好眼力,会做生意。额外送的布料,显然是沈老板的感谢。他笑着点头:“好,托大姐的福,我们也能试下这京城卖得热火的布料。

“我们学堂有好几个同学新穿了冬衣,一个劲地夸穿着既轻薄好活动又暖,说是在沈氏布庄卖买的,应该就是这种布料了。”

“那还真是赶巧了。”

姐弟仨走到绸缎庄这边,直接和赶来招呼的伙计说是自带了布料想找绣娘做衣裳的。伙计当即把他们引到绸缎庄里头,找了绣娘过来给他们三人量尺寸。

唐?她们分别和绣娘说好要做什么款式的衣裳,她另外再做一身上衣,唐忆婉和她一样,唐明松则选择另外多做一条裤子。

约定好五日过后来取,三人出了绸缎铺。

日暮西下,怕晚了出城门后到京郊街巷那条路不好走,唐?干脆雇了辆马车,花上几个铜板,直接载他们回到家门口去。

接下来的日子里,当铺来了不少顾客赎回当物。大多数是秋收前周围农庄的人,田地里的收成交了田税后有富余,留下自家够吃的口粮后,剩下的找人换了银钱,就过来把当初典当了的家中值钱物什赎回去。

虽然这些当物和一些大的交易相比不怎么值钱,也才放了一两个月,但唐?收下一笔笔利息和管理费,再清点一算,真是积少成多,也勉强有一二两银子。

唐明松这天下午放学去绸缎庄取了绣娘制好的冬衣回来,塞得满满当当一包裹。

唐?认领了自己的冬衣和一件上衣,针脚绵密款式也和当初说的一样,很是满意。唐忆婉一想到有新衣服穿,整个人就像狐狸偷了腥,嘴角的笑容怎么也压不下来。也就是唐明松还淡定些,想着有合身的冬衣穿,上下学时就不会觉着冷了。

当晚,所有新衣裳全都洗了拧干挂在庭院里的竹竿上,等到白日再晾晒一整天,这衣服也就能穿了。

清晨白露未散,冷气漂浮,唐?穿上一身新的冬衣,立刻感受到不同。先前的棉衣因为塞了不少棉絮,些许重量压上身总觉得行走间不太方便,还显得臃肿。这身细纱做的冬衣就不一样了,拿在手里觉着轻薄,上身了感觉和夏日的衣衫差不

多,走动起来轻松便捷,半点不碍事。

她打开房门,冷风拂面带着点刺骨的寒意,身上却没有受到半点凉。双手揣在冬衣特制的口袋里,格外暖和。

吃过早饭到前院,站在柜台前,大门敞开着偶尔灌进来一阵阵风,唐?也不像平时那样需要悄然跺脚活动血气来御寒了。

当铺才开业没多久,进来一位身着薄衫冷得哆嗦的中年人,双手指节肿成紫色,捧着一沓厚重的书进来:“掌柜的咳咳,你看下这些书值当多少钱?”

他轻嘲一声,“也不知道能否换一身冬衣回来穿。

唐?瞧着还以为是为了科举备考无望的读书人,才想着卖掉这些翻阅得稍显老旧的书籍换钱为自己凑一身冬衣穿。读书费钱,若身上穷得连冬衣都穿不上无法避寒,冻坏了身子损了性命才叫真正的不值得。

她接过书翻了下,都是些经史子集,正想着收下来回头留给明松看,就听小七提醒:“主人,此乃未来的国子监祭酒,此时急需二两银子。”

二两银子,无非是做一两身冬衣买些吃食饱腹的银钱。

楚国设有国子监,也就是皇室认可的官方的太学,里头除开皇室和权贵之家的子弟读书外,就是通过府试、院试的学生得到国子监里老师的推荐可以入学读书,以备科考。里面的老师均是过往科举中的前三名,还有如今翰林院里的官员,偶尔

还会有高品阶的文官到国子监里授课。

国子监祭酒相当于国子监里最高等级的管理员,乃正四品官员。

看眼前中年男子的窘迫模样,怎么也和国子监里的老师搭不着边。

唐?到底是相信小七,把那沓书翻阅完后,只抽取了先前听唐明松提过想买的那本书:“这位客官,我看你也是爱书之人,才能把这些经常翻阅的书保存完好。我就只要这本《尔雅》,当你二两银子如何?”

赵之易在国子监从教二十余年,培养出无数学生为朝廷效力。哪知去年接手新的班级,一名宗室的子弟读书不上心,还在学堂里拉帮结派,带着一帮迫于权势跟从他的同学欺负家境一般却努力上进的同学,上课时扰乱课堂,不敬师长。

这种情况凡是任课老师都深受其扰,大家联名上书反映给祭酒要求严惩该学生,开除学籍逐出国子监,才能对其他权贵子弟起个警示作用。无奈祭酒也出自宗室,与那学生沾亲带故的,只一味的压下老师的不满,纵然那学生继续欺侮家境贫寒

好读书的同窗,扰乱国子监的风气。

赵之易实在看不惯,索性写了一纸文书呈给御史,状告那学生品行不端仗势欺人,国子监祭酒管理不当纵容学生犯错。在事情未有结果前,他心灰意冷辞去了国子监老师的职位,回了家里。

没了固定发的月银,家里日子也不好过,连天气转冷后该购置的冬衣都未见着落。赵之易着了凉咳嗽不停,怕得了肺疾,也对回国子监教书无望,干脆将教授二十余年翻阅无数次写满批注的书本都拿来典当。

他来时悲凉地想着,也不知道这些书本,一直奉以为正统用于教书育人的知识,能否为自己换来一身冬衣避寒。

听到掌柜的话时,赵之易有点疑惑:“只要《尔雅》一书就给二两银子?其余书本也不错,虽然年份久远,但保存完好,也能值些银钱。”

唐?:“先生应是爱书之人,我就不多夺人所好了。这《尔雅》一书是小弟近来要读的,我看上面有先生的批注,必能助他在读书时解惑。”

二两银子够买身冬衣吃些暖和的食物了,赵之易点头:“也行,交代令弟好好读书。”剩下的书他姑且捧回家,说不定将来能等到他想要的好消息,还能回到学堂里教书育人。

送走这位顾客,唐?暂时把当来的《尔雅》一书放在柜台前,闲着的时候翻阅看下。那位先生是细致的,书上每页不止标注了一些字句的理解,还圈画了一些重点要讲授的内容以及历来考官可能挖设的题目。

等到傍晚唐明松下学回来,唐?把这本书递给他,他格外惊喜:“咦大姐我还正想到书肆里买这本书呢,你就拿给我了。”

唐?:“前儿听你说过一回,我就记住了。今早有位先生拿书过来典当,我看这本书虽然老旧,但里头的注解难得,你且先拿回去看着。”

唐明松简单翻了书的前几页看起来,如获至宝:“这位先生必定是个好夫子,我看一遍书再看旁边的注解,那些疑惑的地方瞬间就解开了。谢谢大姐。”

他夜里吃过饭洗漱后,迫不及待就回屋去看书了。

唐?好笑摇摇头。

唐明松还是爱读书的,这段时间往返书院读书不见疲惫,反而愈发精神。听他说已经跟上夫子授课的节奏,把先前落下的功课全都补回来了,还在月初的测试中拿了头等名次。

她今日帮助那位顾客,也是想着卖个好,日后要是对方真成了国子监祭酒,能够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写封推荐信,让唐明松进国子监进一步修读学业。那里到底是官方的太学,授课的老师博学广问又经验丰富,对备考也有进益。

检查完唐忆婉的功课,询问过她看书的进度后,唐?又从房间书架上挑了本书让她有空去看,有看不懂的先标记下,再统一来问自己。

唐?闲下来后,进银铺手作室里錾刻昨天做到一半的银饰项圈。

她每日只要有时间有精力,晚上就会进来银铺里做一会银饰。既是为了做成品售卖出去换成可以拿到外面用的现银,也是个沉浸在熟悉领域获取片刻安宁,舒缓心情的好去处。

翌日早上,唐?在习惯的时间点醒过来,穿上稍微束身的练功服,出了房间洗漱后在庭院里晨跑。跟着她一起的还有唐忆婉。

这孩子先前让跟着晨练时不情愿,稍微跑了几天后就习惯了这项运动,冬日里早上稍微赖会床就爬起来洗漱了,都不用唐?去喊。

她年岁小,从一开始跑两圈就累得喘不过气,到现在每天能坚持跑四圈。

跑够圈数后她坐在大厅里休息,唐?还在接着跑,她现在每天跑八圈仍觉得轻松。吴川来当铺里当差后发现大伙有早起晨跑的习惯,他也继续起在武馆的习惯,领着唐明松一块去外头跑步锻炼。

唐?稍作休息,和唐忆婉在庭院里踢木桩。她特意找木匠铺定制了个矮小些的木桩,唐忆婉每日踢着腿脚力量也有所长进。唐?腿脚力量大了,十天半个月就能将完好的木桩踢出凹陷来。

吴川在庭院另外一处,领着唐明松练剑法。

等到晨练结束后,大家各自回房间换身衣裳,免得出汗后天冷风一吹容易着凉。

刘阿婆今早煮了白粥,切开农庄人腌制的流油咸鸭蛋,拌在一起特别好吃。一口冒着热气的暖粥下肚,瞬间驱散了早晨的寒气。

唐明松背上书和昨晚坐下的课业,匆匆出门赶去书院上学。唐忆婉难得跑出去外头找小伙伴玩会。唐?则到前院这边,开了门和少安、吴川一起打扫当铺灰尘。

当铺开始营业,门外不时有走过的行人,要么在摊贩那买东西,要么进了街对面的铺子,反而显得当铺这边清冷。

好不容易进来一对顾客,一位上了年纪的老妇包着头巾满脸苦相,拉着大约十五六岁正是花一样年纪的姑娘进来,走到柜台前就是一顿哭诉:“掌柜的啊,实在是家里日子难过不得已我才到你这边来。我这心啊,就是插了把刀流血那样的痛,你

看我这老闺女能值当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