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重新做人(1 / 2)

汴京小面馆 小雀杏 4671 字 5天前

“驾”

天色沉郁,老天似乎正憋着一场雨,悬而未下。一些远道往来汴京的行商身负行囊,牵着驴马或是骆驼风尘仆仆。周大小心地驾着谢家的车马离开了沈记汤饼铺,从熙熙攘攘的街巷闾阎之间,与他们擦肩而过。

车辕轻颤,轮轴咿呀作响,入夏后刚换的纱织车帘随风而动,谢祁坐在车内的身影隐约可见,他微微蹙起眉,正在沉思着什么。

直到马车停到谢宅东边角门,谢祁便跳下车来,嘱咐了周大一句:“先侯着,一会儿只怕还要出门。”便急匆匆进了正院,直奔郗氏素常理事的小花厅。

他穿过外院长廊,刚迈进垂花门,专在门上侯着通传的门子见了他,立刻躬身道:“九哥儿,大娘子正忙,嘱咐奴与九哥儿说,若是九哥儿来了,便让九哥儿先回自个院子,等得了空,再遣人来请。”

谢祁刹住了脚,满腹纷纭的心绪好似被堵在胸口,方才,沈娘子说了好些他听得云里雾里的话,什么“若是真要供给边关,你们应当会征得朝廷许可吧?若是上头不许,我便不做这买卖,我只是小民,无法与朝廷抗衡,这是其一。

其二,我觉着即便朝廷恩旨同意,咱们最好也谨慎些,这样长久合作风险更小。有个法子,你们可以参考参考,我的想法是最好能在谢家之下,实际作坊之上,多设置一个防火墙商号,让这个汤饼作坊的实际所有人,不是谢家,也不是沈家,

而我们两家人通过持有这个防火墙商号,间接控制这作坊。

九哥儿?九哥儿你能明白吗?其实一层防火墙也是不够的,最好设计更高层级......这样能将家族资产与商号风险彻底剥离。

他十分努力地记下了,但听得这脑筋好似毛团般打结,只觉着比一个时辰写十篇策论都难呐。

但母亲是料理、经营家产的好手,或许她能听明白娘子言下之意!

他又在脑海中将这些听不懂的话默背了一遍,缓了缓,才追问道:“母亲还要忙多久?可知道是哪位管事还是庄头在里头回话?”

门子也疑惑呢,摇摇头:“是三哥儿来了,一大早便背了个大包袱,来正院侯着大娘子起身了。”顿了顿又笑道,“也不知是不是三哥儿又生出什么古怪念头了,九哥儿若是着急,不如在园子里逛逛,只怕大娘子听得生气,一会儿又要将他打出来

了。

谢三郎不着调,现都已二十几岁了,还时常挨打,那是每个谢家仆役都知晓的事。仆役们明面上不敢漏出来一点儿,但心里未曾没有看轻这位三哥儿的时候。

谢祁疑惑地看了看天色,这个时辰早着呢,三哥儿在家的时候可从没有早于午时起身的,今儿是怎么了?想了会儿,想不出来,便叹了口气,弹弹袍子:“那我去给太婆问安,一会儿若是三哥儿出来了,立即来叫我。”

“暖,奴记下了。”

谢家太夫人在外是有名的乐善好施、崇佛重道之人,因此她也住在离大相国寺最近的谢家北侧小院,以书法闻于朝堂的谢父还亲笔为母亲居所龙飞凤舞地题了“萱草堂”三个字。

萱草堂移植了许多葱茏茂密的青松与古柏,整日里佛香缭绕其中,外人来拜会,总说不愧是虔诚之人居住的清静之地。但当谢顶着一身清凉的松风,迈入这清静雅致的小院,便听见太婆声如洪钟地大笑道:“胡了!胡了!哈哈!”

高雅而挺拔的松柏树下,没有问禅的有缘人,只有几个僧尼与一位鹤发的锦衣老妪,一边吃着时鲜果子、蛐蛐饼,一边打牌九。

这不过几日功夫,太婆怎么把牌桌挪到外头来了?

谢祁走过去时,谢太夫人正熟练地数钱呢,手里拎着根红线,一颗一颗铜板往里串,乐得呵呵直笑:“你们又输了,可别说我个老货总算计你们那点儿香油钱,等会一人带一盒这糕点回去吃,这是牛乳炼的油做的......哎呦,我们九哥儿来了。"

“太婆大安。”谢祁上前行大礼问安,又对几位僧尼也双手合十行了礼,这才回头与谢太夫人细细问道,“太婆,昨日睡得好吗?今儿朝食可用了?"

谢太夫人立刻眼神虚了起来,她身边服待了她几十年的自梳不曾嫁人的俞妈妈用帕子掩着嘴笑道:“太夫人朝食用了四个蛋黄酥呢,后来还嫌不足,又让人给她泡了碗汤饼,还加了两颗蛋。”

谢祁顿时头大如斗,无奈道:“太婆可是又忘了,上回吃多了,哎呦哎呦在茅房里蹲了多久?谁腿麻得至转筋,直嚷着再不吃这许多了。如今呢?却又好了伤疤忘了疼了。”

僧尼们都暗自失笑起来。

这谢家的太夫人在人前端着架子,但在人后却只是个嘴馋的老小孩儿,最是好吃新鲜玩意儿,这是她们这些常来常往的尼姑们都知晓的事儿。

谢太夫人却不以为意,咄咄地为自己申辩:“我都几岁了?这儿不能吃那儿不能吃的,这活着还有什么趣儿?那还不如趁早死了,早投胎早享乐呢!”

“没说不让您吃,是当心吃撑了难受......”

祖孙俩你来我往倒为了这点儿事辩论了起来,但才说了没两句,便有门上的小丫鬟掀起珠帘,脆生生道:“大娘子并三哥儿来了。”

谢祁与太夫人皆住了嘴。

尼姑们总打着讲经理佛的旗号来谢家,实则一句经也没有念过,只会陪着太夫人打牌吃喝,听闻谢家大娘子来了,便也急忙唱着:“阿弥陀佛”,连忙脚底抹油地从后门告辞了。

郗氏大步而来。

她高髻盘云,身上穿了件水蓝绫罗褙子,袖口宽博,姿容端丽而不失英气,她虽不年轻了,却通身都是当家多年练就出来的气度与干练。

“我们家纯钧来了。”谢太夫人笑眯眯地对郑氏点点头,即便氏已经嫁入谢家那么多年了,她身为婆母还是亲昵地唤着她的闺名,而不是唤她“郗氏”,老大家的”或是“大郎媳妇”。

她对这个儿媳妇是一万个满意,自打娶了郗氏进门,她立刻便将管家权交出去了,从此吃好喝好睡好,尤其谢家祖父死了以后,太夫人那是更加快活儿了,时不时叫几个老友上门打牌,或是约着出去游山玩水、看戏听曲。

还专看那等雄壮威武的男人打着赤膊唱的杂剧,能看一整日不回家。

城里闷,她还会出城去庄子上住,又有儿孙绕膝,又不用操心琐事,真是快活极了。

郗氏进来后,身后还跟着一个人。

太夫人的目光便又落到其后而来的谢身上,不由吃了一惊。

谢诏其实生得很像氏,他比九哥儿更为英姿勃勃、身形矫健,却因沉浸酒色糟蹋了这副好容貌,平日里总是一副醉生梦死,一步三摇的模样,也总让人忘了他曾是天圣七年设立武举以来,迄今为止最年轻的武进士。

但今儿却好似脱胎换骨了一般,没穿以往那宽大的衣袍,换上了窄袖勒腰的金银线暗绣长袍,腰束墨色革带,脚上蹬着乌皮靴,往日时常喝得蓬乱的头发,此时也用发簪高高束了起来。

这让谢太夫人都一阵恍惚,摸出了谖魂架在鼻子上,仿佛以为自己竟看到了三年前的谢诏。

谢家的孩子几乎都文武双全,谢诏身为嫡长,谢氏又怎会不尽心尽力地培养其长大?可惜这孩子命不好,他刚在殿试中被录取为武进士,隔日,他的恩师徐?便被卷入夺嫡案中,一家三口竟遭人谋害。

借由徐家的冤案,先帝有了由头,毫不犹豫向各大高门士族挥起屠刀,不少世家子弟都成了谋逆案中的同觉,如下饺子一般接连下狱。

削弱士族,启用寒门,先帝正是要用士族的鲜血,为年轻的太子铺路。

三年前,夺嫡案让多少高门大族家倾尽心血培养的孩子皆丧了命。谢诏不顾氏与谢父等人的劝阻,在那样人人自危之际,仍一路追查徐家案,拼死要为恩师讨回公道,可最后还是功亏一篑,遭人暗算,断了一只手。

他如此鲁莽,却能在那样波谲云诡、国潮动荡之际留下一条命,或许是先帝看在当年进宫的谢婕妤独自关闭宫门,以死而全家族的份上了。

但这孩子还是毁了。

三年来,郗氏对其不闻不问,任由其胡作非为,似乎全然放弃了自己的长子,或许也是在向当今官家、向太后以示谢氏全族的臣服吧。

“阿兄......”谢祁也站了起来,他久久地望着谢诏,几乎不能回神。

谢诏冲他一笑。这一笑眉眼如银钩,所有的遗憾尽付谈笑中。

郗氏已坐到谢太夫人下首,亲手奉上一盏热茶,语气平和道:

“母亲,今日三哥儿来寻媳妇,与媳妇说了许多话,”氏一开口,眼眶忍不住微微有些湿润,“这孩子说他想离开汴京,去秦州投奔外祖父,从此好好习武,以备明年出使西域的使团来临,之后他再请他外祖父举荐,随团而去通西域。”

谢太夫人顿时大惊,把茶碗了在桌上,急切道:“这怎么能行?秦州如今乱哄哄的,到处都是作乱的西羌人,没听说么,前阵子连持着大宋旌旗的三品大官他们都敢杀,太危险了!”

谢祁也猛地转头望向谢诏,他一声不吭,只是直挺挺地跪了下来。

这一跪,也叫郗氏泪如雨下:

“母亲,您让他去吧!留在汴京,他什么也做不了,不过蹉跎一生罢了。当年徐家出事,这孩子死活要追查这件案子,结果刚查到一点儿眉目,那两个进城做买卖的证人倒被当街撞死!他自己的手,也险些被斩断了……………后来又生了宫变……………”

郗氏擦掉泪,咬着牙说下去,“为了谢家存续,我们忍下了,不敢再有动作,却苦了他......本以为他一辈子都将如此浑浑噩噩下去,没成想还有清醒的一日,离了汴京也好,不在那群鬼魅一般的皇城司的眼皮子底下,谁又在乎他姓什么呢?”

谢太夫人也黯然,红了眼圈,重重地点头。

“你做母亲的都愿意,我又能说什么呢?我只是......”

她苍老的眼看向谢诏,俯下身去将他拉起来,哽咽道,“三哥儿啊,太婆年纪大了,你这一走,三年五载也不一定能回来,日后与太婆......只怕没有相见之日了?你若是去了,记得多多传信回来,好叫太婆知晓,你是否平安呐!”

谢诏被说得一腔悲苦与不舍又勾了出来,可很快,他还是坚定了起来,重又跪下,重重地给谢太夫人磕了三个头,沙哑地说:“太婆,孙儿日日醉在酒缸里,脑子都浑了,可是昨日孙儿醉醺醺进了一家铺子吃汤饼,却意外被一位小娘子点拨,终

于大彻大悟。”

说着,他便将徐霞客、人唯此一生的话,几乎一字不落地又说了一遍,说着说着难掩激动,脱口而出:“那沈娘子虽出身微贱,这心性却比孙儿强多了。她说的那徐霞客双腿都走不动了,却还知晓握笔立书,孙儿不过是断了一只手,还有双腿、

还有左手,又怎能继续这样消磨下去?”

“徐先生还在时,曾借太白之诗赠我,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他期望我能做这样的人,可我辜负了他。”“谢诏想到老师全家惨死,那只已经使不上劲的手又战栗起来,“以前,我想着自己无能,还不了徐先生的清白,也救不了那二人,只能苟

且偷生,惭愧至极。如今,我却明白了,我要完成徐先生的遗愿,更要活下去、爬上去,只有立下旁人无法企及的功业,才能重启这桩案子,徐先生才能有昭雪的一日。躲也是死,避也是死,不如问心无愧,尽心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