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风起广东 第六十二节 偷梁换柱(1 / 2)

第三章 风起广东 第六十二节 偷梁换柱

见是贺衷寒,庄继华也不好就这样走了,上次在一起聊天时还是在棉湖战后,庄继华去野战医院看负伤的邓文仪关麟征时遇上的。到梅县后,庄继华忙于训练,对贺衷寒他们在作什么不是很清楚,也不知道他们要搞的哪个孙文研究会怎么样了,只是有两次见他来三营找胡宗南他们,他也故意装作没看见,贺衷寒也没找他。

“君山,中午就喝酒,可要小心别被周主任知道。”见贺衷寒满嘴酒气,庄继华“好心”的提醒他。

“放心吧,周主任去汕头了,你不知道?”贺衷寒有点意外的反问道

“我这段时间忙得要命,谁知道这些长官去哪里了。” 庄继华有些不好意思,随即笑道:“难怪你敢在中午喝酒,原来城隍不在,你们这帮小鬼自然就无所顾忌了。”

“去、去,我们还不是好不容易轻松一下。既然撞上了,一齐喝两杯。”

“这,.,”庄继华有些为难。

见庄继华犹豫不决,贺衷寒心里有些不高兴,脸上就带出来了,冷笑着打断庄继华的话:“这什么这,当个营长就连酒都不敢喝,以后当上团长、师长,我们恐怕度不敢见你了。”

“团长、师长,我可不敢想,,行,喝就喝吧。”

“这就对了,走吧,扩大哥他们都在。”贺衷寒这才笑了,领着庄继华走进酒店。

还没进雅间的门。庄继华就听见里面传出地喧哗声,进门就见李安定对曾扩情嚷道:“喝,喝,快喝。”曾扩情看见庄继华他们进来,趁机放下酒杯,笑呵呵的说:“文革,你来得正好。替我喝两杯,我可不行了。”

冷欣却起哄道:“不行。不行,文革不能代酒,扩大哥,八两将就,一斤不倒;这才多少,顶多半斤。”

“对,对。喝。”旁边一阵起哄,曾扩情无奈只好把酒喝了。随后嚷道:“文革来了,你们找他去,我可不行了。”

“不行,扩大哥,你现在最多喝了三两,离八两还差得远。”冷欣不依不饶。

“这酒我喝不惯,要喝就喝我们四川酒。”曾扩情嘴上还是不肯认输。

轰。众人一阵大笑。庄继华也笑了,知道曾扩情肯定自吹自擂,惹得众人不肯放过他。贺衷寒见曾扩情好像不是说假话,便转移目标,要喝庄继华的升官酒,众人又是一阵起哄。庄继华当然不敢说什么升官酒,要这样今天恐怕就得让他们抬回去了:“别,喝酒就喝酒,别提升官。”

“怎么不可以,大家说说,文革是我们黄埔同学中第一个担任营职军官的,今后必然成为我黄埔同学中的领军人物,大家说该不该祝贺。”李安定笑着说。

“对,对,理该祝贺。”周围众人的赞成声却有些低沉。庄继华感到不舒服:“这杯酒我可不敢喝。于一兄。让我当营长是校长栽培,溥泉、寿山、光亭、萌国他们支持。至于领军人物,除了校长以外,我看不出还有谁能担当。”庄继华不声不响把李安定的话给挡回去了,这话要传到蒋介石耳中还不知道会引起他地什么想法。

“废话说那么多干什么,喝酒,不为别的,东征胜利,打垮陈炯明,喝。” 桂永清不耐烦地嚷道。

“好,为这个喝一杯。”庄继华首先表示赞成。

接下来,你一杯我一杯,桌上觥筹交错,庄继华一会就喝了七八杯。这种酒是梅县土酿的,度数不算高,带点甜味,庄继华知道一般这种酒喝时没什么,但后劲较大,自己是空腹,几杯之后就赶紧吃菜,先填个半饱。

“对了,扩大哥,我问你件事,杜光亭是不是不回来了?”庄继华突然想起前几天团部正式任命王敬久为七连三排排长。

“你不知道?光亭被派到河南去了。”

“河南?去干什么?”庄继华有点纳闷。

“国民二军胡林翼想办个军校,廖政委就从黄埔派了些同学过去。”

“那还有谁?”

“都是些北方来的同学,象徐象谦、阎揆要、张耀明这些陕西山西籍同学。”

听说杜聿明去了北方,庄继华有点遗憾,另外他一直没搞清楚的是不是徐帅的徐象谦也去了,就更让他遗憾了。要是的话,国民二军就有了来自国共的两员大将了。

“我说文革,一到梅县,你就两耳不问窗外事,一心只为练兵忙;不但自己把自己累得要死,连带宗南他们也被你逼得够呛。”

“我可没你们政治部地人轻松,我手下三百多号人,吃饭训练打仗那样不操心,不信问问于一。怎么寿山他们向你们抱怨了,那好,明天我就给他们放假。”庄继华半真半假的说道。

“我们轻松?我们是背个名,每天扯皮的事不断,烦都烦死了。我还宁愿下部队带兵打仗。”贺衷寒一脸愤然。

“怎么,你和在田还在闹。”庄继华问道。

“和他闹,他也配?”贺衷寒没好气的说:“我就是看不惯他的样子,校长和周主任表扬几句,看他那趾高气扬的样子,我呸。”

“现在宣传队解散了,回到政治部,一天到晚指责这个指责那个,动不动就是什么青军会的,好像整个青军会中就他李之龙**似的。也不想想我还是青军会地总干事,他只不过是个委员而已。”

“对,他就是仗着共产党得势。要给他点颜色看看,不让他会翻天的。”潘佑强提起李之龙就生气。

庄继华见他们地样子,心中暗自忧虑,李之龙怎么一下就得罪这么多人。他还没说话,曾扩情又说:“与共产党相比,我们国民党同学就是一盘散沙,他们通过青军会组织起来。我们搞个孙文主义学会,也组织起来。他们有周主任的支持,我们也有王和尚的支持,大家比比看。”

(作者注:孙文主义学会创始之初称为中山主义会,25年底改名并正式成立孙文主义学会。本书为小说,就直接进入孙文主义学会。)